您当前的位置 : 烟台自然博物馆  >  新闻资讯  >  博物馆动态

《中国自然资源报》报道 烟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(烟台自然博物馆)以多元活动引领青少年走进自然与科学的世界——科普教育润童心 生态理念植未来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15:32

  近日,山东省烟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(烟台自然博物馆)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展览平台,连续推出多场高质量、沉浸式、互动性强的科普活动,推动科普工作从“知识传递”向“科学素养培育”升级,引领青少年走进自然与科学的世界,推动自然科学知识普及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。

 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地球厅等展区

  参观《奇妙的昆虫世界》主题临展

  围绕“探索了不起的昆虫之‘蚕’”主题,该馆举办了一场集知识讲解、实践操作与生态教育于一体的“小小生物学家”科普大讲堂活动。活动中,专业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昆虫的基本构造及蚕的一生,激发了他们对生命奥秘的好奇与敬畏。随后,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,透过镜头观察昆虫标本的微观结构,惊叹于大自然的精妙设计。活动现场,孩子们争相提问:“蚕丝为什么这么坚韧?”“昆虫如何帮助生态平衡?”……最后的蝴蝶标本制作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蝴蝶展翅、整姿与固定等步骤,亲手制作出一件件美丽的自然艺术品。通过这一过程,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,点燃了探索自然的热情,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、保护生态的种子。

  孩子们展示亲手制作的蝴蝶标本

  第56个世界地球日期间,馆里举办了科普讲堂、互动打卡等系列活动,致力于让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点滴。孩子们还参观了地球厅、化石厅等多个展区,深入了解地球演化、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保护等内容,并参与互动竞答、主题讲解等活动,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这次活动还通过录制的形式向社会传播绿色理念,引导更多公众关注生态环境,践行低碳生活。

  著名古生物科普作家、烟台市博物馆考古专家江泓受邀走进该馆,为孩子们带来一场题为《从一枚蛋到一条龙——中国恐龙的故事》的精彩讲座,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古生物盛宴”。江泓结合珍贵的化石实物和逼真的复原模型,从一枚恐龙蛋如何孵化出生命,到庞大恐龙家族的演化奇迹,再到中国恐龙在世界古生物学界的重要地位。他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串联起亿万年前的生命史诗,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,置身于那个巨兽纵横的史前世界。讲座结束后再带领孩子们走进化石厅,近距离观察那些来自远古的“证人”——恐龙骨骼、足迹化石、蛋壳碎片……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未解之谜,激发着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。

  专家现场为孩子们进行科普讲解

  在第44个“爱鸟周”与烟台市第4个“爱鸟月”期间,该馆邀请鲁东大学王彬博士举行讲座,围绕今年的“清除鸟网,密织法网,让鸟儿自由飞翔”主题,开展法律宣传与生态科普。王彬结合黄河流域生态调查经验,以生动案例解读鸟类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内在联系,分享科学护鸟的前沿理念。讲座现场气氛热烈,孩子们积极提问互动。此次活动将专业生态知识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情感共鸣,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对鸟类保护的认知与责任感,推动形成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社会共识。

鸟类保护与生态知识现场讲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