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游客在展厅突发不适,黄金救援时间如何把握?一次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置,可能就是守护生命的关键。为筑牢博物馆安全屏障,践行“办馆为民、服务至上”理念,6月18日上午,烟台自然博物馆联合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,为30余名一线服务人员(讲解员、厅馆导览员等)量身打造了一场急救技能实战培训,让“守护生命”的能力从愿景落地为展厅里的坚实保障。

在博物馆敞亮的一楼大厅,市直机关医院的专业医护团队化身“生命导师”,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、生动实用的守护课:

讲解直击要害:医护人员用真实案例,深入浅出地拆解了中暑、晕厥、心脏骤停等常见突发急症的识别要点和处理原则。“评估环境、及时呼救、科学施救”的十二字方针,让安全急救的逻辑清晰烙印在每位学员心中。
实操锤炼真功:人体模型前,学员们热情高涨,纷纷跪地练习。讲解员小张在医护指导下反复调整胸外按压姿势——“节奏要像唱《生日快乐歌》般稳定,每分钟100-120次,深度5-6厘米”;安保队长老李用三角巾熟练完成了手臂外伤止血包扎演练;针对展厅内儿童游客可能发生的异物卡喉风险,海姆立克急救法的“剪刀、石头、布”手势口诀,让这项救命技能变得一目了然、易于掌握。
实战模拟检验:随着一声“有位游客晕倒了!”的呼喊,沉浸式场景演练瞬间点燃现场。导览员迅速反应,评估环境、大声呼救并立即对“晕倒游客”实施心肺复苏,团队成员默契配合,流畅高效地将刚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“肌肉记忆”。

短短60分钟的密集培训,不仅让全体参训人员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(CPR)、外伤止血包扎、骨折固定以及气道异物梗阻解救(海姆立克法)等核心急救技能,更在博物馆一线服务团队中筑起了一道无形的生命防线。安保队员王师傅感慨道:“以前遇到突发情况心里没底,现在知道该做什么、怎么做了,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,但也更有底气了!”
此次与市直机关医院的合作培训,是烟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(烟台自然博物馆)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系列培训之一,可以有效提升博物馆应急服务软实力,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。我们相信,当安全成为服务的底色,每一名佩戴工牌的工作人员,都是游客安心畅游展厅的可靠守护者。未来,这份“救”在身边的承诺与能力,将持续为每一位走进烟台自然博物馆的游客保驾护航,让烟然之旅更安心、更温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