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烟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 >> 特展回顾

第42个“爱鸟周”暨烟台市第二个“爱鸟月”宣传科普展览

发布时间:23-04-22 10:59

  展览时间:2023.4.23-5.23

  展览地点:烟台自然博物馆二楼机动厅

  守护蓝天精灵,共享美好家园。2023年4月23日,第42个“爱鸟周”暨烟台市第二个“爱鸟月”宣传科普活动在烟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(烟台自然博物馆)拉开帷幕。本次活动由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、烟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(烟台自然博物馆)主办,烟台和壹博物馆有限公司、达尔文科学中心协办,目的是不断增强人们“从小做起、爱鸟护鸟、保护生态”的意识,全面深化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,广泛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,提高依法保护鸟类的自觉性。

  鸟类与人类,自古就是亲密的朋友。人类在向大自然争取生存和发展过程中,与鸟类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关系。世界上很多国家政府为了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护鸟意识,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特点规定了爱鸟日、爱鸟节或爱鸟周、爱鸟月。为了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,1981年3月,我国与日本签订了《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》。9月,原林业部等八部门向国务院提交了《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》,国务院予以批转。1992年,国务院批准施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》,“爱鸟周”被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。

  烟台地处胶东半岛中部,并处于东亚—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,生态环境多样。据调查,烟台市有鸟类约377种,是省内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先后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64处,总面积约35.2万公顷,全市90%以上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,鸟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,种类和种群数量正在呈上升趋势。广大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观鸟赏鸟,与鸟儿同在蓝天下,共享大自然。

  本次共展出鸟类标本24件,既有雕鸮、红角鸮、燕隼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,也有苍鹭、斑嘴鸭、罗纹鸭等常见鸟类,整个活动将持续到5月23日。其间还将开展科普微课堂、有奖知识竞答等趣味活动,让参观者在寓教于乐中了解鸟类生活习性,增强爱鸟护鸟意识。